如何防止股市震荡再次重演

2015年07月10日 08:42  作者:陈建奇  (0)+1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陈建奇

  通过救市遏制资本市场非理性波动的同时,也需要加快创新制度设计,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重演。首先,应加快构建股市平准基金,为维护金融资本市场稳定提供保障。其次,应加快研究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

如何防范股市震荡再次重演如何防范股市震荡再次重演

  在近期应对股市巨幅波动的事件中,我国多部门联手密集出台各项政策,救市力度持续增强,提振了市场对救市的信心,各方也期待资本市场尽快进入更加可持续的状态。在此背景下,客观审视本次救市行动,稳步推出其他配套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未来金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失灵催生救市共识

  尽管救市手段存在争议,但我国股市短期急剧暴跌所引发的救市诉求却逐步达成共识。历次经济金融危机表明,市场在恐慌等极端情形下短期难以自我回归常态,政府需要采取非常规的干预措施应对市场失灵。结合本次事件来看,我国A股总市值在半个月内蒸发了超过20万亿资金,外界甚至有人将此视为股灾。在此背景下,市场已经暴露了非理性行为,政府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稳定的公共产品。

  一方面,股市暴跌对应着投资者尤其是众多散户的财富大幅缩水,在杠杆炒股的背景下,有些投资者面临着较大的生活压力,由此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客观上要求政府采取适当措施以熨平股市波动,避免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

  另一方面,股市与楼市一样,在资产价格持续飙升的上行周期中,投资者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但在资产价格大幅暴跌的过程中,不仅投资者的损失不断放大,而且会由此引发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问题,最后无力偿还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金融机构可能面临金融风险上升乃至系统性危机的问题。政府出手提前介入,有助于避免危机的发生,这对于所有民众都有好处。

  由此来看,政府救市有其内在的逻辑。从现实来看,政府救助股市也极为常见,比如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就曾经实施强有力的措施干预股市,我国股市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但也在多次股市波动中采取了干预措施,较为突出的就是八次暂停IPO。当然,这些并不足以支持政府一定要干预股市,前提是政府干预股市的方法必须科学合理。

  救市手段需及时总结完善

  尽管救市有其内在道理,但救市的手段却需要科学设计。政府救市核心是要解决用什么救、怎么救、什么时候救、救谁等问题。从用什么救的角度来看,政府救市如果注入真金白银,那么显然是政府直接或者间接以纳税人的资金为救市埋单,政府需要考虑纳税人资金救市如何不遭受损失的问题。如果此举引发纳税人资金损失,那么可能引发纳税人的关注。

  从怎么救的角度来看,救市手段的设计需要厘清相关救市手段是加剧市场波动还是有助于稳定市场。股市有其内在的规律,如果政府救市造成更大的波动,那么不仅无助于解决暴跌的问题,反而可能引发更多的经济社会问题。即便政府有能力稳定市场,那么市场企稳后政府如何退出,救市后如果导致股市再次飙升而再次引发泡沫怎么办,这些都成为出台救市手段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从什么时候救的角度看,有些评论认为政府在股市暴跌之初就应该启动应急预案,也有些评论认为当前股市相比2000点的初值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而且创业板等估值依然较高,有些板块泡沫尚未完全释放,股市结构上仍然尚未完全回归至合理水平,政府需要慎重考虑救市的时机和救市的度量。

  从救谁的角度看,公众较为关注公平问题。政府出手干预股市,相关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保护,而其他未入市的民众则没能得到由此带来的直接收益。进一步从政府干预股市的具体操作来看,某些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了保护,而那些没有得到资金注入或者相关政策呵护的企业股票可能较难得到直接好处,由此出现对救市手段公平性的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救市应兼顾制度设计

  我国政府重拳出击应对股市暴跌事件,显示政府对于股市波动的高度重视,有助于缓解社会对于股市的恐慌情绪,也有助于增强社会对于防范金融经济风险的信心。当然,高风险及高波动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通过救市遏制资本市场非理性波动的同时,也需要加快创新制度设计,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重演。

  首先,应加快构建股市平准基金,为维护金融资本市场稳定提供保障。在股市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方面,可以考虑以证券交易印花税作为主要资金来源,证券交易印花税取之于证券市场并服务于证券市场,去年以来的印花税快速上升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今年1至5月份证券交易印花税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了455%,达到了1024.9亿元,2014年也实现了667亿元的收入。当然,除了划拨部分印花税充实股市平准基金外,还可通过券商及机构投资者等进行筹集。

  其次,应加快研究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的体制机制改革。救市不是常态,政府不能长期扮演运动员与裁判员的两面角色,本次救市面临的问题依然值得关注,未来股市如果再次持续上涨,政府是否有更合理的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如此问题已经显得十分迫切。同时,在促进机构投资者进场稳定股市的问题上,如何促进社保基金等稳步入市,既起到支撑资本市场的目标,也能实现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这些都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在关系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注册制等制度变革,值得从制度出台时机及影响上做深层次的研究和压力测试。

  (本文作者介绍: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副教授。)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陈建奇股市救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股市里的千只停牌股怎么办 谁是股市里潜伏的“空军”? 安抚疯牛从规范杠杆开始 股市里财大气粗的庄家就是爷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A股市场的不振是不正常的 陪同胡耀邦考察江西和福建 牛市并未远走 将开启慢牛 A股为何“牛失前蹄”? 大鳄索罗斯在香港都干了啥?